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企业利用特殊合营安排来操纵账面杠杆率的行为,特别是在去杠杆监管背景下的表现。研究发现,高杠杆率公司更倾向于通过特殊合营安排来增加合并报表账面杠杆率,而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降低真实杠杆水平。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特殊合营安排与真实降低杠杆负担方式之间的权衡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政策目标转变背景下,杠杆监管的有效性依赖于能否准确把控被监管对象的真实杠杆水平。企业操纵账面杠杆率的行为会影响杠杆监管的精准调控,因此揭示与评估企业操纵账面杠杆率的手段是提升杠杆监管效率与效果的关键。
关键观点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特殊合营安排的数量作为企业合并范围异化程度的表征,通过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去杠杆监管政策出台后高杠杆率公司的特殊合营安排数量是否显著增加。并通过事后验证,论证具备杠杆操纵动机的公司是否通过增加特殊合营安排数量实现合并报表账面杠杆率的降低。
关键观点3: 主要结论
研究发现去杠杆监管政策出台后,高杠杆率公司的特殊合营安排数量显著增加;公司利用特殊合营安排操纵账面杠杆率的行为与集团负债模式、杠杆操纵动机密切相关;公司在杠杆操纵与真实降杠杆之间存在权衡。
关键观点4: 政策建议
监管机构应要求企业准确披露合并范围及其确定依据,结合企业的合并范围变更来审视企业的合并报表数据。利益相关者应更加重视特殊合营安排架构所藏匿的杠杆风险。
关键观点5: 研究贡献与拓展
本文揭示了特殊合营安排这种鲜被探讨的企业操纵账面杠杆率下降的方式,填补了相关文献的缺欠。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特殊合营安排的其他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以及利益相关者是否能识别此架构所藏匿的风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