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山东省城市地下管网管廊项目获得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全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加强监管,制定分领域建设方案,建设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优先监测高风险领域。政府与企业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监测数据互联和共享。目前,相关平台正在联调联试并开展监测数据接入,建成后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体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山东省城市地下管网管廊项目获得82.0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全省共有114个城市地下管网管廊项目,总额位居全国第三位。各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加装前端物联感知设备21万台(套)。
关键观点2: 山东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积极稳妥的原则制定燃气、热力、供水、排水防涝、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分领域建设方案。在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特点和安全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有效衔接相关工程与安全监管工作。
关键观点3: 建设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
基于“数字住建”底座,按照省级统建、市县分用的原则,统筹建设该平台以节约建设成本和数据流动成本。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打破企业系统与政府平台数据壁垒,实现监测数据互联、安全信息共享。
关键观点4: 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的重要性。
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共享有助于完善覆盖多层级、多行业、一体运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体系,为城市安全运行构筑坚实的“数字防线”。目前,相关平台正在联调联试并开展监测数据接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