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锂离子电池的三个方面:电极层开裂的原因、氧缺陷调控以提升富锂容量保持率以及超高镍NCMA90全电循环的性能。文章还涉及电池材料测试及评估标准、电池设计理论、电池模型以及电池测试等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极层开裂的原因
18650圆柱型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极极片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其开裂现象与充电条件、电极尺寸参数、石墨与集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
关键观点2: 氧缺陷调控
通过调控氧空位浓度,可以影响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氧空位的引入导致晶格的还原膨胀以及镍和钴的选择性还原,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
关键观点3: 超高镍NCMA90的性能
通过混合结构的Li[Ni0.9Co0.045Mn0.045Al0.01]O2正极,实现了全电循环1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7%。该正极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设计,有效抑制了微裂纹向外表面的扩散。
关键观点4: 电池材料测试及评估标准
介绍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等电池材料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关键观点5: 电池设计理论
介绍了锂电池浆料沉浆理论计算、极片设计理论、极耳设计理论公式等电池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关键观点6: 电池模型
介绍了基于实战的三元电池仿真教程,以及锂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等电池模型相关的内容。
关键观点7: 电池测试
介绍了锂电池的测试内容,包括模组配档与串并联设计、锂电池分选配组常用方法、锂电池熵热系数测量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