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大模型厂商在视觉方向的发展,以及Kimi推出的视觉思考模型k1的相关情况。文章提到了k1在数理化领域的表现,以及对标OpenAI o1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提到了AI视觉推理的难题和k1在具体案例中的表现,包括GeoGuessr游戏、拍题求助、识别草书等。最后,文章讨论了AI领域的技术路线转向和Kimi的产品研发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Kimi推出视觉思考模型k1,具备数理化领域的全面能力,不仅具备k0的数学能力,还能看懂各种图片,进行深度推理。
k1在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几何和图形题专项基准能力测试中表现优异,打平或超过了OpenAI的o1模型。
关键观点2: AI的视觉推理是业界难题,存在短板。Kimi视觉思考版在某些案例中表现不错,但仍存在幻觉。
随机测试中,Kimi视觉思考版正确识别了上海石库门的位置,但存在将小红书水印识别为“上海”的幻觉。与其他模型相比,Kimi视觉思考版在某些任务中表现较好。
关键观点3: 大模型技术范式正在变化,基于强化学习技术的新一代模型引入过程奖励机制,形成高质量的思维链CoT。
这种变化使得模型能够挑战更复杂的任务。Kimi的视觉思考模型就是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
关键观点4: Kimi的产品研发策略是集中资源投入到核心功能上,先做好对标OpenAI o1的事情。
Kimi的k0-math和K1强调在教育场景中的数学能力和“识题”能力,这是其重要的基本盘用户。未来,Kimi还将继续解锁更多推理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