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信浙江
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围绕浙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提供最权威、最前沿、最全面的信息服务,搭建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发布平台,创建可思考、可体验、可分享的交流空间。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网信浙江

最高法发布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违法犯罪惩处典型案例

网信浙江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11-21 17:54
    

主要观点总结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3个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违法犯罪惩处的典型案例,旨在强化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惩处与预防。这些案例突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网络保护,包括未经允许使用未成年人肖像、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侵权行为和受网络不良影响导致的犯罪行为。法院通过依法判决,明确网络经营者和未成年人的行为标准,并强调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应受法律约束。同时,法院还向存在问题的短视频平台发出司法建议,推动企业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主体责任。这些案例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人格权益保护的法律意识的提升,以及法院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努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例一:未经许可使用未成年人肖像,网络店铺承担侵权责任

某网络店铺未经允许使用小学生陈某某的肖像用于商品宣传,法院认定构成侵权,判决店铺承担侵权责任。此案例强调了网络店铺使用未成年人肖像时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否则构成侵权。

关键观点2: 案例二:未成年人网络侵权,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未成年人小李在网络上发表贬损、嘲讽同学的言论,构成名誉权侵权。法院判定小李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此案例强调了未成年人在网上的言论同样受法律约束,其监护人有责任引导其正确处理问题。

关键观点3: 案例三: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影响犯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两名未成年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学习不良信息并实施犯罪行为。法院依法判决他们承担刑事责任,并向短视频平台发出司法建议,推动企业优化内容审核机制,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此案例强调了网络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责任,以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平台内容审核漏洞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