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即将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水总量比常年偏多,强降水日数也偏多。北京市持续优化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永定河、大清河流域洪水的全流域预报。全市平均降水量、高温日数、地质灾害风险等方面均有所变化,需加强监测和防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今年汛期特点及预测
今年汛期降水总量比常年偏多,强降水日数也偏多,气温偏高,高温日数也将增多。预计6月份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高温天气,北部地区气象干旱风险较高;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强降雨,西南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关键观点2: 北京市的防汛措施
北京市着力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优化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补充新建雨量站和水文站。加强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地埋式水位计实现山洪沟道水文监测全覆盖。全市山洪沟道加装了地埋式水位计,并完成了重点山洪沟道信息采集工作。
关键观点3: 地质灾害的防范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预测今年地质灾害数量与多年平均持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已经部署了监测设备,并密切关注土壤含水率变化。实时同步京津冀三地的雨量计监测数据,即时发布《监测预报》指导防控。群测群防员持续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提醒周边群众防灾避险。
关键观点4: 防汛应急准备
全市774个防汛险村都安装了汛情监测站,采用4G+北斗双模通信技术确保监测数据正常回传。市防汛办加紧完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大屏指挥、中屏协同、小屏移动的“三端联动”应用体系,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