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表通的定义、发展历程、关键特点、实施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同时,还介绍了一表通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报送标准、监管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情况。最后,推荐了熵衍信息的《一表通从入门到精通》线上训练营,帮助金融从业者提升数据报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表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一表通是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体系和汇总计算规则,将银行机构传送至监管可信区的业务明细数据汇总生成财务指标、监管指标和监管报表,实现数据间的穿透和整合,同时改变机构多头报送数据模式,减轻机构报送负担。它从初始状态的一表通1.0到现在的一表通2.0,经历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观点2: 一表通的关键特点
一表通的特点包括统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时效性、实现数据间的穿透和整合、改变机构多头报送数据模式、减轻机构报送负担等。它与EAST、1104以及客户风险管理体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
关键观点3: 一表通的实施难点和应对策略
一表通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业务、数据及系统支撑不足、不同监管报送主题之间口径不统一、未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等问题。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加强数据治理、加快系统升级与整合、开展培训与数据文化建设、加强监管科技应用、推进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建设等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观点4: 一表通的具体内容和数据报送标准
一表通的报送内容分为主题明细数据和业务领域数据两大类。明细类数据包含机构、客户、关系、财务等十个类别的数据表,而业务领域数据则由监管机构制定标准逻辑规则。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报送标准进行数据报送,以满足监管的要求。
关键观点5: 一表通的监管科技应用和专家推荐课程
一表通在实施过程中应用了监管科技,如建立监管可信区、接入采集平台、适配转换工具等。为了更好地帮助金融从业者理解一表通的报送要求和流程,提升数据报送的效率和准确性,熵衍信息推出了《一表通从入门到精通》线上训练营,课程内容全面覆盖一表通的数据指标体系、数据表结构、数据项解读等方面,由经验丰富的金融监管和数据报送专家授课,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