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共建,成立于2018年,中心主任为施一公教授,执行主任为王宏伟教授。作为北京市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心致力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从0到1基础科学难题突破。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结构速递 | 一周“结构”要览 VOL.124(7.22~7.28)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7-29 18:3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人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再摄取和抑制的分子基础、近天然拉伸敏感膜性结构域的冷冻电镜结构、鞭毛内运输列车的结构研究,以及自然疟疾感染引发的中和抗体等研究成果。同时,也介绍了I型CRISPR-Cas系统中HNH介导的靶DNA切割机制、肺炎链球菌NADPH氧化酶的结构和机制,以及决定let-7前体miRNA命运的聚合酶活性转换的结构基础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再摄取和抑制的分子基础

清华大学闫创业和袁亚飞团队解析了人源NET的冷冻电镜结构,包括自由状态以及与底物或抗抑郁药物结合时的结构,揭示了NET底物识别机制、交替开放转运模型,以及抗抑郁药物选择性抑制的分子机制。

关键观点2: 近天然拉伸敏感膜性结构域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Robbie Loewith团队分离了近天然胞质体,并通过螺旋重建解析了它们的结构,揭示了膜脂质的组织以及隔离在Pil1/Lsp1外壳下的脂质分子的位置。

关键观点3: 鞭毛内运输列车的广泛结构重排

来自意大利人类技术中心的Gaia Pigino团队研究了IFT复合物的结构,确定了逆行IFT列车的结构,并将其与顺行列车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了顺行到逆行的重塑过程和货物结合位点的构象变化。

关键观点4: 自然疟疾感染引发针对血液阶段抗原RH5的罕见但有效的中和抗体

Joshua Tan团队发现自然疟疾感染会引发针对RH5的罕见但有效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可能对RH5疫苗诱导的反应产生影响。

关键观点5: 其他研究成果的简要介绍

包括I型CRISPR-Cas系统中HNH介导的靶DNA切割机制、肺炎链球菌NADPH氧化酶的结构和机制,以及聚合酶活性转换的结构基础等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