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利维坦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利维坦

现实是一种可控幻觉?

利维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2-03 08: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人类对现实感知的主观性,大脑在构建现实模型中的作用,以及现实可能只是大脑为了生存而构建的幻觉。文章介绍了大脑预测、感知、比较和更新的过程,并强调了大脑为了生存而简化世界的机制。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思维陷阱和大脑诡计,以及集体幻觉和个人感知之间的关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现实的主观性

我们所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并不是物质世界的真正反映,而只是我们的大脑创造的非常逼真的幻觉。我们的思想不是被动地接受周围的世界,而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学习模式和期望创造它。

关键观点2: 大脑的预测机制

大脑不断地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等待感官输入来引导感知。当预测与实际感官输入不符时,大脑会重新校准其现实模型。

关键观点3: 生存与感知的适应

人类大脑不是为了追求真相而设计的,而是为了生存。我们的感知完全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的,而非为了真理。大脑会简化复杂的世界,将其转化为更小、更易于处理的部分。

关键观点4: 思维陷阱与大脑诡计

大脑创造的现实并不完美,存在视觉错觉等漏洞。例如,“橡胶手错觉”展示了大脑如何在缺乏正常的检查和平衡机制的情况下生成现实。

关键观点5: 共享现实与集体幻觉

我们生活在自己构建的心理现实中,并依赖社会和身边的人来强化这种感知。当集体就某些事物的存在达成一致时,这种共识给了我们一种稳定和秩序感,但也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如果这种共享的现实只是一种更大的集体幻觉,那么我们需要对集体信念进行质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