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震锋晨读

超低剂量造影剂PCI技术(三)-功能学评估方法

震锋晨读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28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超低造影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ULCPCI)中的五种关键功能学评估方法,包括功能性冠状动脉造影、基于导丝的远端点生理分析、纵向血管分析、无造影剂导丝配准和PCI术后评估。这些方法都侧重于减少造影剂使用,同时优化手术决策和结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功能性冠状动脉造影(Func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通过FCA分析血流动力学,减少造影次数,确定PCI指征,进行术前PCI模拟,3D血管重建与钙化评估,多支血管病变的功能分析等。

关键观点2: 基于导丝的远端点生理分析

评估血管远端的生理学指标,确定PCI指征,多支血管病变的功能分析,用于功能性SYNTAX评分等。

关键观点3: 纵向血管分析(Longitudinal vessel analysis)

纵向分析血管生理功能,识别局灶性、弥漫性和串联病变,3D血管重建及斑块特征分析等。

关键观点4: 无造影剂导丝配准

利用导丝轮廓作为参考进行生理学配准,针对生理学缺损区域进行精准PCI,PCI模拟,预测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等。

关键观点5: PCI术后评估

通过生理学验证PCI的功能性结果,评估MSA和支架贴壁情况,优化PCI结果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