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震撼揭秘!千年珐琅为何“永不掉色”?答案让人直呼神奇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5-07-26 12:3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珐琅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包括其起源、制作工艺、化学稳定性及应用领域。文章从珐琅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不褪色的原因、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附有图片和参考文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珐琅的起源与发展

珐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的埃及。它作为一种装饰金属的工艺存在,后来传到中国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按胎体材质可分为铜胎珐琅、银胎珐琅、金胎珐琅等。工艺分类包括掐丝珐琅、画珐琅等。

关键观点2: 珐琅的制作工艺

珐琅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包括设计与制胎、釉料的准备、上釉与烧制、打磨与修饰等步骤。其中,高温烧制是珐琅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釉料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观点3: 珐琅不褪色的原因

珐琅不褪色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化学稳定性。高温烧制使得颜料颗粒被紧密地包裹在玻璃质基体中,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此外,玻璃质基体和颜料的化学稳定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4: 珐琅的应用领域

珐琅因其不褪色特性和化学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艺术品、钟表、珠宝首饰和建筑装饰等领域。例如,法国的利摩日珐琅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珐琅表盘是高端钟表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