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道肿瘤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研究关于使用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对既往接受过抗EGFR抑制剂治疗的左半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再挑战治疗的结果。研究显示,停药间隔是amivantamab再挑战疗效的关键预测因素,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在进行中。其中,Dirk Arnold教授分享了关于amivantamab再挑战策略的临床启示、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结果显示amivantamab再挑战治疗对特定患者群体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当停药间隔超过8.8个月时,患者获益更为明显,表现在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等方面的改善。
关键观点2: 临床决策的关键预测因素是停药间隔。
研究表明,相较于停药间隔较短的患者,那些停药时间更长的患者接受amivantamab再挑战后,获得更高的疗效。这不是绝对的阈值,但等待时间越长,应答的可能性越高。
关键观点3: 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是未来研究方向的重点。
循环肿瘤DNA(ctDNA)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明确患者是否适合再挑战的最佳分子标志物。除了ctDNA外,其他潜在生物标志物如双调蛋白(AREG)或表皮调节素(EREG)也在研究中。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