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数字服务法案》框架下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指南,旨在保障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安全使用体验。该指南确立了以安全和隐私为设计原则的理念,且以儿童权利为根本出发点。文章从发布背景、主要内容、年龄验证方法、简评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布背景
随着在线平台为未成年人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风险。欧盟委员会认识到当前未成年人的网络隐私、安全与保障水平往往存在不足,因此发布了该指南,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高水平的网络隐私、安全与保障环境。
关键观点2: 主要内容
指南列出了一份非详尽清单,包含保护儿童免受各类网络风险的适度且恰当的措施,涉及的风险包括引诱性接触、有害内容、问题性与成瘾性行为,以及网络欺凌和不良商业行为等。指南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可访问的在线平台,其核心建议包括默认将未成年人账户设为“私密”模式,调整平台推荐系统,赋予儿童自主掌控信息流的权利等。
关键观点3: 年龄验证方法
指南建议采用有效的年龄验证方法,该方法需满足准确、可靠、稳健、非侵入性且无歧视性等要求。尤其在访问成人内容或国家法律规定访问某些服务需达到最低年龄时,应通过年龄验证机制加以限制。
关键观点4: 简评
该指南是欧盟在重新调整平台对网络环境中弱势用户的责任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植根于欧盟在《基本权利宪章》《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文件中对儿童权利的广泛承诺。指南不仅将《数字服务法》的儿童保护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还彰显了欧盟通过以基本权利为基础的监管来塑造数字治理的意图。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