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的李子刚/尹丰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溶酶体途径的可自组装的蛋白质降解剂,该成果已发表在《Acs chemical biology》上。该研究将split-and-mix PROTAC体系拓展至基于溶酶体途径的蛋白质降解剂的开发,作者通过连接KFERQ基序或靶向配体与四肽核心基序,成功开发出SM-CMAD。该研究成功验证了SM-CMAD对多种癌症靶标的生物活性,并且具有自主调节配体比例、无需复杂linker筛选和一定的普适性等特点。该工作得到了多方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靶向蛋白降解是热门研究领域,其中代表性技术平台是PROTAC,但PROTAC对目标蛋白的降解依赖于E3酶,对高分子量蛋白质聚集体的降解活性较低。
关键观点2: 研究成果
李子刚/尹丰课题组成功开发出基于溶酶体途径的蛋白质降解剂SM-CMAD,将KFERQ基序或靶向配体与四肽核心基序连接,诱导自组装成SM-CMAD,以多种癌症靶标验证其生物活性。
关键观点3: 技术特点
SM-CMAD技术平台可自主调节配体比例,无需经历复杂的linker筛选,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后续基于溶酶体的蛋白质降解剂及其他双功能或多功能分子的研发提供思路。
关键观点4: 研究支持
该研究得到了北大深研院卢菲副教授、李子刚教授以及坪山中心尹丰研究员的指导,第一作者是北大深研院在读研究生汪金鹏。同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基金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