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财联社AI daily

从"炫技"到"真干活",人形机器人尚缺大脑和数据

财联社AI dail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8-10 13:1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人形机器人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现状,包括出货量的增长、应用场景的探索以及行业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人形机器人在消费、商业、工业、特种等场景里的逐步探索,并列举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行业的关键挑战,包括技术、落地顺序、模型能力以及数据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转折点。

今年的出货量较前两年有显著增长,但距离真正的产业规模化还有差距。

关键观点2: 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消费、商业、工业、特种等场景里有广泛应用。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分享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

关键观点3: 机器人的落地顺序先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场景,再到家庭场景。

但工业场景任务结构化程度高,机械臂已占主导,服务场景的非结构化程度高,对交互灵活性要求更高,人形具身机器人更具长期价值。

关键观点4: 数据泛化能力不足和模型能力不足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两大挑战。

业内对于数据的关注度较高,但对模型的关注度不够。机器人对模型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模型能力不足,即使有了数据也难以应用。

关键观点5: 人形机器人在康养领域受到关注,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傲鲨智能机器人养老场景示范基地的签约以及张华的发言表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