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管理,包括肠外营养的需求、能量与蛋白质需求的精准把控、糖脂代谢的适应性调整、微量营养素的需求,以及核心原则如早期启动、阶梯化策略、多学科协作等。还介绍了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与老年危重患者的制剂选择,包括复方氨基酸(16AA)/葡萄糖(12.6%)电解质注射液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老年肠外营养管理的关键路径和临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老年危重患者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管理对于维持和改善其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预后至关重要。其中,肠外营养在老年危重患者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观点2: 能量与蛋白质需求的精准把控
对于老年危重患者,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降低,目标能量摄入需控制在20~30 kcal/kg/d。蛋白质方面,肾脏功能正常的老年危重患者每日达到1.2~1.5 g/kg的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但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关键观点3: 糖脂代谢的适应性调整
在满足总能量需求的基础上,糖脂代谢的精细调控可影响临床结局。葡萄糖输注速率需≤5 mg/kg/min,脂肪乳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由于老年人脂代谢能力下降,需优先选择中长链脂肪乳。
关键观点4: 核心管理原则
在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核心管理原则包括早期启动营养支持、阶梯化策略、多学科协作等。这些原则能够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避免「营养空白期」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观点5: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与制剂选择
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遵循阶梯式决策原则。绝对适应症包括解剖性或功能性肠道失效,相对适应症则聚焦于EN受限时的代谢代偿。针对老年及危重患者的特殊需求,复方氨基酸(16AA)/葡萄糖(12.6%)电解质注射液提供新的选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