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乳业两大巨头伊利和蒙牛在巴黎奥运会期间的营销策略和成果。伊利通过签约大量运动员,运用流量逻辑在奥运期间获得大量关注度;而蒙牛则通过与奥委会的国际合作,进行长期主义体育营销。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品牌如三星、可口可乐和Visa的体育营销案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伊利和蒙牛的奥运营销策略
伊利通过签约16位运动员,运用流量逻辑在奥运期间获得大量关注度。蒙牛则通过与奥委会的国际合作,进行长期主义的体育营销,调动各条线资源,对品牌旗下各产品线声量逐个击破。
关键观点2: 伊利和蒙牛的业绩情况
2023年蒙牛营销费用为75亿元,同年伊利的营销投入是蒙牛的两倍。蒙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全年营收增长6.5%。摩根大通预计蒙牛乳业明年会持续面临挑战。
关键观点3: 其他品牌的体育营销案例
三星、可口可乐等品牌在长期的奥运赞助中,通过深度绑定提升品牌价值。营销行业共识认为,通过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的赞助,同等金额投入获得的品牌认知度提高效果更显著。
关键观点4: 体育营销的长期效果
体育营销需要企业后续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和系统的营销推广计划才能见到效果。乳业双雄未来还会持续在奥运IP上做文章,进行长期的竞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