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精读君

先贬后褒好,还是先褒后贬好?

精读君  · 公众号  · 社交 心理学  · 2024-12-08 13: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阿伦森效应的概念及其心理学实验。随着奖励的增减,人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同时探讨了阿伦森效应的应用场景,指出在给人提建议时适合采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结合老子思想,表达了先贬后褒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生活情景阐述了这种策略的运用场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阿伦森效应的定义及心理学实验

阿伦森效应也叫增减效应,指的是随着奖励的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实验中分别采取了始终褒扬、始终贬损、先褒后贬、先贬后褒四种模式,发现大多数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关键观点2: 阿伦森效应的应用场景

阿伦森效应揭示了人们态度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给人提建议时,采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先讲缺点再讲优点,能够更好地达到沟通的效果。

关键观点3: 结合老子思想的解读

文章结合老子思想解读了阿伦森效应,表达了先贬后褒的重要性。老子的观点与阿伦森效应相契合,都强调了曲线救国的方法论,即在直接手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可以采取逆向思考的策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