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材料站
科学材料站是以材料为核心,专注材料合成、表证及应用的知识分享型平台,同时致力于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材料合成与制备等科学研究 ,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材料、合理的解决方案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学材料站

上海交大邹建新/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叶重楠JMCA观点: MgH2与TiCrMnFeZr高熵储氢合金复合...

科学材料站  · 公众号  ·  · 2025-07-07 13:28
    

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氢科学中心的邹建新教授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叶重楠博士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了一篇关于MgH2与TiCrMnFeZr高熵合金复合材料两步储氢机制的论文。论文解决了氢化镁起始放氢温度高和动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制备复合材料实现了室温至高温的两段供氢。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李映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氢能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等优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在氢能产业链中,安全高效的氢储运是实现氢大规模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氢化镁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固态储氢材料,然而其稳定的热力学和缓慢的吸放氢动力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关键观点2: 主要工作

本研究通过球磨将TiCrMnFeZr高熵储氢合金引入到MgH2中以改善其储氢性能。得益于TiCrMnFeZr的催化作用和MgH2的缓冲保护作用,所制备的MgH2–40 wt% TiCrMnFeZr 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两步供氢能力。

关键观点3: 关键成果

复合材料中的TiCrMnFeZr和MgH2两相之间不存在毒化现象,经过20次循环后,两相的储氢容量均未出现衰减。该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可释放氢气,且其出色的动力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源于TiCrMnFeZr的高本征催化能力和复合材料中稳定的界面结构。

关键观点4: 研究影响及作者介绍

该研究为镁基储氢材料作为安全可靠的氢供应源的应用提供了前景。通讯作者邹建新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镁基能源材料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叶重楠博士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第一作者李映辉是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直博生。三位作者在材料科学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