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有效支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随着新型储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呈现迅猛势头。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技术创新加速转化落地,一批构网型储能项目落地实施。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报告强调了新型储能的重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推进其高效利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支撑。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占全球比例超过40%。
关键观点2: 新型储能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报告指出,随着“十四五”以来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呈现迅猛势头。同时,我国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水平也实现进一步提升。
关键观点3: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除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外,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也成为主要技术路线。多个试点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有力促进了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
关键观点4: 新型储能的应用效果正逐步显现。
新型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充分发挥了“超级充电宝”功效。
关键观点5: 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已经明确。
报告强调了新型储能的重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推进其高效利用。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开展了“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研究编制工作,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