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日本从1990年开始的房价下跌趋势,以及期间10Y日债利率的下降。文章指出,即使租金回报率和城市化率上升,房价仍然继续下跌。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居民部门现金流的“恐慌效应”,日元资产的信心受损,以及居民和机构跨境套息交易的心理影响。最后,文章强调了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包括居民部门对宏观运作经济能力的失落情绪,以及叙事失效的原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日本房价下跌与10Y日债利率下降
文章描述了日本从1990年开始的房价下跌趋势,期间伴随着10Y日债利率的不断下行。尽管租金回报率和城市化率上升,但房价仍然下跌。
关键观点2: 居民部门现金流的“恐慌效应”
文章指出,日本居民部门的现金流存在“恐慌效应”,即在经济基本面受到影响的背景下,人们对未来收入现金流的预期变得悲观,导致他们对投资决策更加慎重。
关键观点3: 日元资产信心受损与跨境套息交易
文章提到,人们似乎对日元资产的信心受到重创,但在当时,对美元资产的风险偏好却在上升。日元低利率的环境为居民和机构创造了跨境套息交易的巨大市场。
关键观点4: 宏观经济问题与叙事失效
文章探讨了宏观经济的疯狂举债给居民部门带来的“对内征税”的心理阴霾。叙事失效的原因在于经济利润没有抬升,内债问题依然存在。居民部门通过就业市场感受到经济的真实情况,当对宏观叙事失去信任时,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接受说服。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