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报告指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国产大模型迅速发展。网络执法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规范引导,防范生成虚假有害信息内容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完成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备案。同时,强调了上海市互联网治理信息的权威发布和热点网络舆情的及时回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国产大模型迅速发展。
报告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了重要突破,国产大模型也在迅速发展,不断赋能各行各业。
关键观点2: 网络执法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规范引导。
为了防范生成虚假有害信息内容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网络执法部门加强了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规范引导,并督促有关企业健全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观点3: 国家网信办完成大量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网信办共完成了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了238款备案。此外,还强调了对于通过API等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的登记和上线流程。
关键观点4: 上海市互联网治理信息的权威发布和热点网络舆情的及时回应。
“网信上海”是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官方微信公号,负责权威发布上海市互联网治理信息,并及时回应热点网络舆情事件。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