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大语言模型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隐私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及挑战。针对利用私有数据集进行大语言模型精调和推理时的隐私泄露风险,字节跳动安全研究团队和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提出了ObfusLM框架,该框架实现了隐私保护与实用性的平衡。文章详细描述了ObfusLM的研究背景、关键技术、工作流程、实验结果及未来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随着大语言模型能力的快速发展和AI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大语言模型即服务(LMaaS)在专业领域信息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类服务场景下,用户隐私信息面临泄露隐患。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一些研究尝试采用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及可信执行环境等方案,但仍存在效率极低、部署复杂等问题。
关键观点2: 核心技术
ObfusLM框架基于差分隐私和k-匿名化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案,通过模型混淆操作来掩盖用户输入与模型词元之间的关联性,实现用户输入文本的隐私保护。该框架具有多任务的支持能力,可统一支持分类模型和生成模型的隐私保护,并对嵌入反演攻击具有抵御能力。
关键观点3: 工作流程
ObfusLM的工作流程包括初始化阶段、模型混淆处理、安全精调与推理阶段。用户接收语言模型组件并执行模型混淆操作,服务器使用混淆模型为用户提供语言模型服务。在请求精调或推理服务时,用户利用混淆词表处理文本,服务器则基于混淆词元索引完成计算。
关键观点4: 实验结果
ObfusLM在分类任务和生成任务中均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同时保持较好的模型效果。在分类任务中,ObfusLM的效果损失较小,并能显著降低嵌入反演攻击的词元恢复成功率。在生成任务中,ObfusLM同时保护输入和输出文本的隐私性,尽管参数扰动可能会影响输出质量,但效果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
随着大语言模型应用边界的拓展,隐私保护技术成为AI领域的关键刚需。字节跳动安全研究团队将持续优化ObfusLM框架,提高算法效率和场景适配性。同时,团队将围绕ObfusLM框架深化技术整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AI安全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