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语言与未来
“语言与未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自媒体,秉持科研致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宗旨,为读者提供语言研究、语言政策、语言舆情等资讯。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语言与未来

学者观点┆武春野:书写作为方法:“汉字文化圈”、书写传统与历史叙事

语言与未来  · 公众号  · 语言  · 2025-06-24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汉字在东亚地区的文化整合作用,以及训读在东亚多元书写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文章分析了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语文改革和新语文运动,及其对东亚地区身份认同和历史叙事的影响。作者辨析了“汉字文化圈”这一概念,并讨论了古代东亚书写传统的历史叙事模式。文章强调了在历史叙事中应关注多元书写传统的存在,避免过分强调传统与变革、汉字与其他书写系统、书写文化与口头文化的对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汉字的文化整合作用

汉字是东亚地区的文化遗产,作为区域共同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整合作用,是古代东亚世界秩序的重要支点。

关键观点2: 语文改革与新语文运动

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语文改革和新语文运动,不仅关系到现实情势的认识,也涉及对历史的认知和解释,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叙事模式。

关键观点3: 汉字文化圈与书写传统历史叙事

作者辨析了“汉字文化圈”这一概念,并讨论了古代东亚书写传统的历史叙事模式。历史上的书写问题成为东亚各地身份认同和历史想象的焦点。

关键观点4: 多元书写传统的忽视

文章指出,在近代东亚地区的政治现实压力下,历史学者往往忽视了古代东亚世界的多元书写传统,过分强调传统与变革、汉字与其他书写系统、书写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对立。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