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arXiv每日学术速递

微小目标检测新标杆 | DPNet首创动态神经网络范式,微小目标检测效率跃升35%!

arXiv每日学术速递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科技媒体  · 2025-06-30 18:3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动态池化网络(DPNet)用于微小目标检测,解决了传统静态神经网络在检测微小物体时计算效率低的问题。DPNet通过引入一个可调节的下采样因子,实现了输入感知的下采样,并结合自适应归一化模块(ANM)和下采样因子预测器(DFP),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在保持检测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实验表明,DPNet在TinyCOCO和TinyPerson数据集上能够节省超过35%的GFLOPs,并保持相当的检测性能,且可以与轻量级模型协同工作,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同时,DPNet实现了实时性与精度的平衡,为无人机应用中的实时小目标检测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然而,DPNet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候选下采样因子的选择,且增加了训练时间,对特定场景的适配性有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动态池化网络(DPNet)解决微小目标检测问题

DPNet通过引入可调节的下采样因子,实现了输入感知的下采样,解决了传统静态神经网络在检测微小物体时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关键观点2: 动态调整下采样因子

DPNet引入一个可调节的下采样因子,将特征图的固定下采样过程转化为灵活的过程,实现输入感知的下采样。

关键观点3: 自适应归一化模块(ANM)解决特征分布不一致问题

ANM解决了混合尺度训练中不同下采样因子带来的特征分布差异问题,使统一检测器能够与不同的下采样因子良好兼容。

关键观点4: 下采样因子预测器(DFP)实现动态分配计算资源

DFP通过轻量级预测器预测每个输入图像的最佳下采样因子,并设计引导损失来监督预测器的训练,实现动态分配计算资源。

关键观点5: DPNet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性能提升

DPNet在TinyCOCO和TinyPerson数据集上取得了性能提升,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同时保持了相当的检测性能,且可以与轻量级模型协同工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