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并疏导新能源波动成本。文章围绕这两个方案,介绍了甘肃储能、火电、用户以及外送电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三个关键点:储能的过渡性支持、火电的固定成本回收难度以及用户终端电价的上涨承受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储能的过渡性支持
甘肃出台储能容量电价,为储能提供经济支持,以应对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前置条件带来的经济挑战。然而,储能的实际利用率仍然依赖于充放电价差和调用次数。部分从业者认为电网侧储能在系统灵活性调节中的作用有限,仍需政策托底。
关键观点2: 火电的固定成本回收难度
高比例新能源入现货市场导致电力市场向低边际成本、高系统成本转变,增加了火电企业固定成本的回收难度。甘肃发电侧容量电价新机制旨在帮助火电企业回收固定成本,但实际效果仍取决于容量供需系数等因素。
关键观点3: 用户终端电价的上涨承受力
容量电费将向用户侧传导,导致终端电价上涨。这对甘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解决根本路径在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更大范围内疏导系统成本。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