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科技评论
点评学术,服务 AI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绘画  ·  日本画家的装饰风格作品 ·  12 小时前  
最绘画  ·  文旅部直属单位 | ... ·  12 小时前  
最绘画  ·  老前辈的高级素描! ·  12 小时前  
最绘画  ·  亚洲顶尖学府学生的素描 ·  12 小时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AI科技评论

大模型隐藏玩家上桌:DeepSeek 向左,面壁向右

AI科技评论  · 公众号  ·  · 2025-01-16 16:4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模型训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玩家在追赶GPT系列模型过程中的策略差异,以及面壁智能和DeepSeek两家公司在模型效率方面的创新。文章还讨论了模型部署到端侧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模型训练的趋势和差异

大模型赛跑两年后,玩家已逐步分化为三种趋势:追随OpenAI、转向应用端、探索更高效的大模型。现阶段,大模型训练面临算力上限的问题,而且并非参数越大效果一定越好。大部分玩家开始关注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每个参数的最大作用。

关键观点2: DeepSeek 和面壁智能的路径选择

DeepSeek选择了从头训练MoE模型,面向云端,而面壁智能则更注重面向边端算力场景的极致优化。两者在模型效率方面都有独特的技术和成果。

关键观点3: 端侧模型的优势和挑战

端侧模型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释放手机中的大量算力。然而,端侧模型的部署面临着内存、功耗、算力等硬件瓶颈。此外,小模型并不等同于端侧模型,如何将小模型高效部署在终端也是一个挑战。

关键观点4: 面壁智能的技术突破和展望

面壁智能在模型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出了MiniCPM-o 2.6模型,具有全模态实时流式视频理解和高级语音对话等功能。未来,面壁智能将继续探索模型效率的提升,并致力于将AI作为人的工具,让计算机更智能、有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