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享了关于PPT制作的10个小建议,包括使用AI工具、加摘要页、明确每页标题为结论、选择适当的字体、重视美观、微信发PPT时同步发PDF版、末尾添加总结页、掌握数据表达艺术、建立导航体系以及准备逐字稿等。这些建议旨在提高PPT的制作效率和阅读体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使用AI工具帮助快速制作PPT
介绍了一些优秀的AI工具,如mindshow、ChatPPT、WPS AI和islide,它们可以快速帮助我们完成PPT制作,节省排版精力。
关键观点2: 超过15页的内容需加摘要页
为了节省他人时间,每超过15页的内容,应该加一页摘要,提炼总结信息重点。
关键观点3: PPT每页的标题即结论
为了节省他人时间,每页的标题应该直接给出结论,而不是仅仅列出“市场数据”“客户情况”等需要对方自行分析的标题。
关键观点4: 阅读而非展示时尝试使用楷体
对于需要打印出来阅读的PPT,使用楷体这样的字体更加优雅,适合阅读。
关键观点5: 对普通人而言,美观很重要
虽然对大佬来说美观可能不重要,但对普通人来说,美观的PPT更容易获得好的印象和认可。
关键观点6: 微信发PPT时同步发PDF版
为了避免在手机端打开PPT出现显示错误或乱码,建议在微信上发送PPT时同步发送一个PDF版本。
关键观点7: 末尾添加总结页
在PPT的末尾添加一张总结页,可以帮助他人回顾主要内容,也更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观点8: 数据的表达是一门艺术
在呈现数据时需要注意策略,不同方式的表达可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看数据的人也需要提防被引导。
关键观点9: 超过30页的PPT内容需建立导航体系
如果PPT内容超过30页,需要建立导航体系,告诉他人当前进展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以便他人更直观地理解。
关键观点10: 准备逐字稿以确保汇报流畅
为了避免依赖演讲者备注,最好手上有一份逐字稿。这样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能确保汇报的流畅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