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江西省获批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形成'1+3+N'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中心将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开展预审员业务培训,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打造具有赣鄱辨识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江西省获批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江西省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标志着江西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关键观点2: '1+3+N'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中心,南昌、赣州、景德镇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区域中心,若干个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知识产权基层服务工作站为辐射点,形成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关键观点3: 中心将提供集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通过验收后,中心将重点面向江西省先进结构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为全省范围内的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关键观点4: 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
省市场监管局将严格对标建设要求,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确保人员、专项经费、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到位。同时,积极开展预审员业务培训,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关键观点5: 目标是打造具有赣鄱辨识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江西样板”。
江西省旨在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具有赣鄱辨识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成为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典范,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