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中古史荐读|吴丽娱: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 “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0-11 12: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吴丽娱的学术论文,探讨了唐代“开元后礼”的分期与流变,分析了唐代开元后期至天宝时代、安史之乱后以及贞元元和时期的礼仪变化,特别是皇帝祭祀中道教崇拜的建立与发展。论文指出,唐代礼制经历了从对《开元礼》的继承到改革,再到贞元元和时期的调整与变革,其中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古时代礼仪的新概念和新特色。作者详细论述了皇帝祭祀中道教崇拜的建立,以及贞元元和时期礼制的继承与变革,探讨了皇权独尊与道教崇拜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变化反映了从贵族制向官僚制转化的过程中,皇权至上观念和专制制度的成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唐代开元后期至天宝时代对《开元礼》的调整变革

这一时期从国家祭祀到其他礼制,礼仪观念和内容方式因吸收佛、道教因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道教祭祀进入国家礼制,形成了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逐渐融合的趋势。

关键观点2: 安史之乱后礼制的重建与变革

建中和贞元初期,礼制以《开元礼》的恢复和落实为主,贞元中后期至元和时期,礼制进入真正的变革期,通过格敕的整编、增修和吸收开、天以后的建制,皇权的突出和强化成为新时代的礼仪特征。

关键观点3: 皇权独尊与道教崇拜的发展

皇帝私礼,尤其是道教祭祀,逐渐融入国家礼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在礼制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反映了从贵族制向官僚制转化的过程中,皇权至上观念和专制制度的成熟。

关键观点4: 中古皇帝礼的分化与专制皇权走向成熟

文章指出,宋代以后宗教祭祀的神灵和方式也以不同的途径不断渗入到国家祭祀系统中,但并未完全成为“国教”,而是与儒家制度作为国家统治根本理念的地位共存共融。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