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应对价格负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宏观政策在加强逆周期调控方面的作用,以及当前发债进度和财政支出的状况。文章还涉及了财政政策的未来展望,包括举债与否、投向何处的问题,以及消费决策和消费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应对价格负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文章指出宏观政策在应对有效需求不足方面有标准答案,应加强逆周期调控。然而,当前发债进度和财政支出明显趋缓,需要找出症结并改变。
关键观点2: 举债与否的争议与事实
虽然存在关于债务高低的争议,但当微观主体预期不足时,公共部门需要“逆势”发力弥补需求缺口。文章通过日本90年代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并指出中央财政压力可能与地方财政压力共同影响发债进度。
关键观点3: 投向何处的问题
文章讨论了近期专项债的用途,如何平衡用于地方化债和稳增长的资金支持。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但效果取决于物价负增长情形下微观主体的消费决策。
关键观点4: 财政政策的未来展望
文章展望未来财政政策的可能变化,指出虽然财政有望加快落实既定政策,但经济趋缓的惯性、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幅负增长以及债务增量工具的作用时滞,使得填补当前需求缺口仍具挑战性,需要货币等政策组合来配合。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