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于安徽省消保委对涉同一品牌短视频培训课程类投诉的分析。主要讲述了该品牌短视频培训课程存在的虚假宣传、诱导报名、合同陷阱、主体混杂和退费难等问题。同时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在参加短视频培训时需谨慎选择,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备维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安徽省消保委收到的投诉情况
2024年以来收到涉同一品牌短视频培训课程类投诉68起,其中60岁以上老人投诉占比33.8%,有学员报名参加培训班时年龄已超过70岁。
关键观点2: 虚假宣传和诱导报名
该品牌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免费课程,随后通过展示变现截图、优秀学员出镜演说等方式,营造参加课程就能轻松变现的假象,吸引学员报名。
关键观点3: 合同陷阱
学员需要默认选择并接受课程服务协议,协议中含有众多霸王条款,对课程效果不做任何保证,完全抛却了前期的宣传承诺。
关键观点4: 主体混杂和退费难
梳理投诉发现收款单位多达9家,这些收款公司互为股东,为学员后期维权造成障碍。当学员要求退费时,对接老师开始拖延推诿,拒绝退款。
关键观点5: 安徽省消保委的提醒和建议
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在参加短视频培训前要充分考虑、保持理性、慎重选择,注意与家人、子女沟通,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培训机构,妥善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维权。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