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台风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风眼大小与台风强度的关系、海水倒灌的隐患、台风天高层住宅的风险、窗户贴“麦”字的做法以及真正有用的防灾行为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风眼大不代表台风强,风眼大小与台风强度并不是正比关系。
台风风眼大小和强度并不是呈现正比关系,有很多风眼很小但是强度很高的台风。风眼大意味着最大风圈覆盖面积要大些,也就是说距离台风中心更远但是受到的风力可能并不小。
关键观点2: 海水倒灌是由风暴潮和天文大潮叠加导致的,会淹没沿海、破坏设施、加剧内涝,喷泉多来自雨水管网倒灌,污水管网冲击主要影响污水厂。
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地下,雨水污水两种管网分别收集雨水和污水,各自独立互不干扰。但是遇到超强台风,情况就有所不同,海水倒灌可能引发危害。
关键观点3: 台风天的相对安全楼层是3-6层,避免低层进水、飞来物风险,又不像高层承受极端风压。
赵林等统计了距离台风中心不同距离的风速的垂向分布情况,发现风速在垂向方向上并不是一样的。在台风的各个阶段,同一位置上的风速基本都是随着高度而上升的。
关键观点4: 窗户上贴“麦”字等胶带无防灾作用,反而可能让玻璃碎块更危险。真正有用的是关注预警、转移危险物品、备应急物资等。
给窗户贴胶带上强度这种做法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期间。然而现在的玻璃,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玻璃,普遍采用钢化玻璃或夹胶玻璃,强度远高于当年的普通玻璃。再贴胶带可能不仅无用,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二次伤害。
关键观点5: 防灾行为建议包括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做好信息防灾和前置排查、物质准备、应急背包准备等。
公众应该关注社区、小区、工作单位的台风防灾计划与消息,了解附近的避灾场所和转移路线。同时要做好物质准备,包括防停水停电停气及受伤的食物、淡水、药物等。另外,有能力的家庭可以准备便携、防水、颜色鲜艳可反光的应急背包。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