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中国出口至韩国的月饼因检出脱氢乙酸钠被拒收,引发关注。文章介绍了脱氢乙酸钠的性质、危害、在中国的监管要求以及在国外主流国家的监管要求。总结关键点如下:脱氢乙酸钠是一种低毒的食品防腐剂,在中国用于七大类食品中,包括月饼;但在一些国家如韩国、欧盟和澳新等禁止使用;中国即将调整其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健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脱氢乙酸钠的性质和特点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低毒、无臭、易溶于水的特性。它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会分解,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关键观点2: 脱氢乙酸钠的危害
脱氢乙酸钠的急性毒性属于低毒,主要表现为呕吐、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高剂量暴露可能产生潜在毒性作用,需制定健康指导值来评估其安全性。
关键观点3: 脱氢乙酸钠在中国的监管要求
根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脱氢乙酸钠允许用于七大类食品中的月饼。但即将实施的新标准GB2760-2024将不再允许在月饼中使用脱氢乙酸钠。
关键观点4: 脱氢乙酸钠在国外主流国家的监管要求
国外主流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和澳新等,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或禁止。特别是在韩国,月饼是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的。
关键观点5: 小结
在我国,脱氢乙酸钠在月饼中的使用即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国外主流国家大多禁止在月饼中使用脱氢乙酸钠。这提醒食品生产和出口商需要关注国际法规,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