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石油地质学

笔记|琼东南海陆混源烃源岩发育

石油地质学  · 公众号  · 地理  · 2025-07-13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琼东南盆地的崖城组—陵水组是一套海陆混源的海相烃源岩,其形成和富集受多重因素共同控制。文章详细描述了渐新世崖城期和陵水期的古气候、古地貌、沉积相带以及水体封闭性对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区域构造演化对海陆混源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并提出了“沼泽煤系—三角洲前缘陆源—前三角洲-内浅海混源—浅海海源”四分带发育模式。该模式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以及类似海陆过渡背景盆地的烃源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琼东南盆地的崖城组—陵水组是一套海陆混源的海相烃源岩。

崖城组和陵水组的烃源岩形成与富集受到古气候、古地貌、沉积相带和水体封闭性的共同影响。

关键观点2: 早渐新世崖城期以陆源输入为主,形成煤系及陆源海相烃源岩;晚渐新世陵水期海源藻类与细菌有机质富集,形成TOC以0.6%–1.2%为主的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

崖城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和陵水期的凉湿气候对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输入和保存条件产生了影响。

关键观点3: 区域构造演化导致的断陷期与断拗期的交替以及半封闭凹陷对水体循环的限制,是海陆混源有机质高效保存的关键。

这种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4: 提出了“沼泽煤系—三角洲前缘陆源—前三角洲-内浅海混源—浅海海源”四分带发育模式。

该模式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以及类似海陆过渡背景盆地的烃源岩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范例。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