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务连续性+
业务连续性知识大本营,安全和风险人的加油站,致力于推动中国业务连续性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推广,致力于推动业务连续性融入组织的运营和管理。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业务连续性+

从合规保障走向能力建设:序

业务连续性+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5-06-26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以及从合规保障阶段向能力建设阶段的转变。文章详细阐述了两个阶段的特点和区别,包括定位、主要驱动因素、建设重点等,并提供了推荐的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最后,文章呼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阶段,并重视BCM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在我国的发展

BCM自2003年引入我国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随着企业对风险韧性的重视度提升,BCM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关键观点2: 企业BCM实践的两个阶段

企业BCM实践分为合规保障阶段和能力建设阶段。合规保障阶段主要确保企业不违规、不缺项、不出事,适用于初建BCM体系或受监管驱动的企业;能力建设阶段则更注重将BCM转化为组织的真实应对力与韧性能力,适用于有一定BCM基础、追求实战和增值的组织。

关键观点3: 两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合规保障阶段更注重法规监管、客户要求、内控与审计要求等,建设重点是制定BC政策、标准、制度与职责,基于模板完成BIA、RA、预案等文件。而能力建设阶段则更注重企业战略、风险复杂性、内部演进需求等,建设重点是构建端到端的响应、恢复与适应能力,实时监测、指标设定与动态调整等。

关键观点4: 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阶段

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阶段。在评估企业现状后,用阶段特征对照诊断自身在哪个阶段,然后强调“我们先完成了合规要求,接下来将向能力跃迁”,最后把BC目标从“合规证明”过渡到“业务韧性保障”。注意事项包括两个阶段可以并存,不可跳过合规阶段直接谈“能力”,能力阶段并非终点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