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mysql的数据库隔离级别,介绍了RR和RC的区别,mysql的主从复制,binlog日志的三种格式,mysql的默认数据库隔离级别为什么是RR,以及互联网大厂为什么把隔离级别设置为RC。涵盖了数据库隔离级别的理论、实践应用以及相关问题解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R和RC的区别
介绍了读已提交(RC)和可重复读(RR)两种数据库隔离级别的定义、主要区别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观点2: mysql的主从复制
详细解释了mysql主从复制的原理和步骤,包括binlog的作用和复制过程中的线程交互。
关键观点3: binlog日志的三种格式
解析了statement、row和mixed三种binlog日志格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关键观点4: mysql的默认数据库隔离级别为什么是RR
阐述了mysql早期默认隔离级别为RR的原因,以及在RC隔离级别下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关键观点5: 阿里为什么把隔离级别设置为RC
解释了互联网公司如阿里选择将数据库隔离级别设置为RC的原因,包括提升并发性能和对幻读问题的处理。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