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索隐|张亚辉:英雄、知识与地形学:再论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公众号  · 哲学 历史  · 2025-10-07 09:30
    

主要观点总结

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及其相关研究是20世纪中国民族学的重要理论尝试,探讨了中国先秦时代由东夷-殷商系统和夏-周系统构成的夷夏东西格局,及其通过持续战争与互动最终在秦汉时期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傅斯年的分析涉及神话、历史、政治、地形学等多个层面,并探讨了夷夏东西格局对先秦思想传统构成的影响。张亚辉教授在《英雄、知识与地形学:再论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中综合分析了傅斯年的一系列作品,并与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国家起源理论进行了比较,强调了中国经验中东西格局的战争中,周族对殷商政治的反思成为早期中国国家道德性的根本来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理论

傅斯年认为中国在先秦时代由东夷-殷商系统和夏-周系统构成,通过持续战争与互动,最终在秦汉时期建立统一国家。

关键观点2: 夷夏东西格局对先秦思想传统的影响

傅斯年的分析涉及神话、历史、政治、地形学等多个层面,探讨了夷夏东西格局对先秦思想传统构成的影响。

关键观点3: 张亚辉教授的分析

张亚辉教授在《英雄、知识与地形学:再论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中综合分析了傅斯年的一系列作品,并与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国家起源理论进行了比较,强调了中国经验中周族对殷商政治的反思成为早期中国国家道德性的根本来源。

关键观点4: 中国经验的独特性

中国经验中东西格局的战争中,周族对殷商政治的反思,体现了从天道向人道的转变,是早期中国国家道德性的根本来源。

关键观点5: 夷夏东西格局的普遍意义

夷夏东西格局不仅是中国特有的地形学或文化学框架,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起源学说,与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形成和转变机制有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