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关于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专访的摘要。文章介绍了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开幕情况,以及林志猛对于古典学的解读和分享。包括古典学的主要关注点、中西古典学的差异、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的隔空对话、古典学对当代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
2024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
关键观点2: 古典学的主要关注点
包括古代文本的校勘、考订、翻译、注疏和义理的深入研究,对哲学、文学、政治、历史、宗教等皆有广泛探索,力图从整全的视角透彻思考人世永恒且根本的问题。
关键观点3: 中西古典学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宇宙论、政制和礼法构建、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将宇宙视为一种气之流行的动态过程,无固定之体支撑宇宙,更关注“无”而非“有”或“存在”。西方自然哲学常在杂多现象之外求永恒不变之本体。
关键观点4: 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的隔空对话
自然观是东西方思想隔空对话的一个切入点。老子强调最好的统治形式应是自然而然,无为而治。古希腊思想中的自然具有多层含义。两者在德性伦理方面也有契合,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城邦和个人的德性完善。
关键观点5: 古典学对当代的价值
古代圣人或哲人提出的思想既基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又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特性。古典学可为现代生活提供思想资源,如政治的节制与均衡,人伦的有序等。同时,通过古典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形态,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