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介绍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涉及声-结构、MEMS、数学等模块,教学sci文献案例,讲解仿真要点以及定期分享最新的声学超材料文献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学术前沿 | 基于变深度并联U型腔体的微穿孔板宽带低至中频吸声研究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 公众号  ·  · 2025-05-01 21:3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四个不同深度的U型腔体并联支撑的微穿孔板结构(MPPU)的研究。基于电-声类比原理建立了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揭示了其宽频吸声机理。与直腔支撑微穿孔板(MPPS)相比,MPPU在300-1200 Hz频段的平均吸声系数提高了20%。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展示了其良好的吸声性能。此外,该研究还探索了边界条件和几何参数对MPPU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共振频率的可调谐特性。该结构具有亚波长厚度、可调谐性、宽频带吸声等优势,适用于建筑声学与室内隔音等场景。然而,长期使用中存在积尘堵塞微孔的风险,需建立维护机制或开发自清洁功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介绍MPPU结构的设计与理论模型建立

研究提出了一种由四个不同深度的U型腔体并联支撑的微穿孔板结构,并基于电-声类比原理建立了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归一化表面声阻抗表达式及法向入射吸声系数。

关键观点2: MPPU结构的吸声性能与模拟验证

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揭示了该结构的宽频吸声机理,并与直腔支撑微穿孔板(MPPS)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特定频段内实现了高效的声能吸收。

关键观点3: MPPU结构的可调性与优势分析

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和几何参数,分析了MPPU结构共振频率的可调性。该结构具有亚波长厚度、可调谐性、宽频带吸声等优势,适用于建筑声学与室内隔音等场景。

关键观点4: MPPU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与维护需求

微穿孔板在长期使用中存在积尘堵塞微孔的风险,可能影响性能稳定性。因此,需要建立定期维护机制或开发自清洁功能以保障其长效运行。

关键观点5: 未来研究方向与潜在应用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索简化U型腔结构设计,通过诱导π相位差实现声波相消干涉,有望显著提升吸声效能,推动下一代高效环保声学材料的开发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