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研究
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用哲学方式引领时代发展,推动中国哲学重建,走向世界学术中心。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哲学研究

孙明君 | 庄子“不得已”思想发微

哲学研究  · 公众号  · 哲学 文学  · 2024-11-23 16:08
    

主要观点总结

孙明君教授文章探讨庄子“不得已”思想,将其与老子的“不得已”观念相比较,认为庄子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托不得已以养中”和“动以不得已之谓德”两种思想。在世俗世界中,庄子认为“不得已”是一种被动状态,但在其哲学中,“不得已”是理固如此,需要顺水推舟。庄子认为,在“不得已”的境遇下,应顺应自然,利用“不得已”去达成内心的中和与逍遥,同时也可变被动为主动,从行动上去改变“不得已”的现状。庄子“不得已”思想与老庄自然思想密切相关,是老庄自然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的展开和落实。此思想有助于理解庄子及道家思想的内涵,消除躺平意识的流行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庄子的“不得已”思想

庄子在面对“不得已”之事时,在继承老子“不得已”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托不得已以养中”和“动以不得已之谓德”两种思想观念。在世俗世界中,“不得已”是一种被动状态,但在庄子的观念中,“不得已”是理固如此,需要顺水推舟。

关键观点2: “托不得已以养中”与“动以不得已之谓德”的含义

“托不得已以养中”意味着利用“不得已”去实现更高的心灵境界的逍遥,达到一种内心的中和;“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强调变被动为主动,从行动上去改变“不得已”的状态,其中明显蕴含着积极主动的成分。

关键观点3: 庄子“不得已”思想与老庄自然思想的关系

庄子“不得已”思想与老庄自然思想紧密相关,是老庄自然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的展开和落实。研究这一思想有助于理解庄子以及道家思想的内涵,消除躺平意识的流行观念。

关键观点4: 庄子的“不得已”思想的意义

庄子的“不得已”思想不仅是对个人如何面对生活困境的一种哲学思考,也是道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通过理解这一思想,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庄子和道家哲学的精神实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