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经开区在人才政策、产业生态、产教融合、人才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实体化运行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等措施,吸引人才纷至沓来。同时,以高水平承办全球创业者峰会等活动,增强人才吸附力,形成产教融合新范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保障水平,以“小切口”做优大服务。经开区热切期盼广大人才与经开区创新发展同向同行、携手并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才政策升级
北京经开区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修订部分政策条例,持续完善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服务配套,深化柔性引才机制,以全方位要素体系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化,实现了人才与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的双向奔赴。
关键观点2: 创新实施用人主体授权赋能改革
北京经开区给予重点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采取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明确重点用人主体人才举荐权,以产业荐才、以企业荐才,拓宽人才认定渠道,实现关键人才应识尽识。
关键观点3: 设立产业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北京经开区率先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发布首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对单个项目最高投资500万元。
关键观点4: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实体化运行,校企合作核心为人才培养,更注重高端人才在实践中的培养。同时,以博士后及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大,与区内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为例,展示了产教融合的新范式。
关键观点5: 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北京经开区建设保障性人才社区解决人才住房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安居选择。同时,以卓越、高效、贴心的人才安居服务,精心培育人才生态,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