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内容,包括新增两天法定假日,以及这对制度工作时间(月均工作天数)、月计薪天数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数字“20.83”和“21.75”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阐述了修改决定可能对劳动者、企业产生的影响。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劳动法律实务课程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两天法定假日。
将春节放假修改为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劳动节放假修改为两天(5月1日、2日)。
关键观点2: 修改决定影响制度工作时间(月均工作天数)的计算,即影响数字“20.83”。
由于新增了两个法定节假日,制度工作时间将发生变化。原来依据劳社部发〔2008〕3号文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每月平均出勤天数,但不等于每个月的出勤天数会有固定值。
关键观点3: 数字“21.75”是月计薪天数,不会受到修改决定的影响。
这个数值决定了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结果,影响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等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只减去一年的公休日,并不减去法定节假日。
关键观点4: 文章还介绍了劳动法律实务课程的内容,包括入职管理、调岗管理与解雇管理实操技巧。
课程内容包括员工拒绝调岗、工伤认定、公司通知调岗员工离职、高龄员工入职等实务操作技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