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国内楼市与银行股的情况,指出银行股的上涨与宏观因素相关。文章通过解释资源国的荷兰病及其治理方式,引申出金融抑制对出口工业国的影响,并对比了中国的情况。最后,文章讨论了银行业反馈的不仅仅是生产法计量的GDP增长,还需考虑资本回流情况。文章结尾强调了市场总是有效的,但市场人士的解释往往是无效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
近期国内楼市处于止跌企稳的过程,银行股却表现强势,引发市场热议。
关键观点2: 楼市与银行股现状
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巨大,市场存在看空银行股的论调,认为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但银行股指数一骑绝尘,今年涨幅超过22%。
关键观点3: 荷兰病解释
文章通过解释资源国的荷兰病及其治理方式,说明金融抑制对出口工业国的影响。虽然中国不是资源出口国,但作为工业出口大国也会遭遇荷兰病的困扰。
关键观点4: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变迁
中国曾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随着出口份额的增加,开始遭遇荷兰病的威胁。2007年后,中国逐步退出强制结售汇制度,开启了藏汇于民的战略。
关键观点5: 银行业估值的变化
文章讨论了银行业反馈的不仅仅是生产法计量的GDP增长,还需考虑资本回流情况。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银行股的估值也在发生变化。
关键观点6: 文章的结论
文章结尾强调市场总是有效的,但市场人士的解释往往是无效的。推荐的投资策略是80%的300etf+20%的货币基金,并随着净值变动每月再平衡。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