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2025年4月28日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规模停电事件,事件起源于新能源的连续脱网,导致系统过电压和频率下跌。结合公开信息和逻辑推理,文章对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启示进行了系统性回溯和推测。事件对我国的电网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事件概述
2025年4月28日,伊比利亚半岛与欧洲大陆电网解列,导致区域内电力供应中断,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冲击。
关键观点2: 事件过程
事发前,西班牙电网有效负荷和新能源出力占比高,事故起源于新能源的连续脱网,触发级联脱网,最终导致电网解列。解列后,伊比利亚电网崩溃,负荷损失严重。
关键观点3: 故障原因推测
推测新能源脱网主要由过电压问题引发,系统潮流、光伏渗透率、电源侧电压等因素可能是关键。解列原因可能与系统低惯量、弱主网耦合、频率偏差积累有关。解列后,孤网内部新能源大规模脱网,频率变化率过高,导致第三道防线失效。
关键观点4: 对我国电网的启示
事件揭示了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的新安全稳定特征与风险。我国应关注系统规划、运行控制和策略研究,提升电网的惯量与短路容量水平,建立电压闭环控制机制,优化三道防线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