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赛博禅心

DeepSeek-R1 是怎么训练的|深度拆解

赛博禅心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1-21 11:16
    

主要观点总结

DeepSeek团队最新发布的R1模型惊艳全场,本文将从性能、方法、蒸馏、展望等几个方面深度拆解R1模型的训练过程及其优势。此外,还将探讨R1模型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1模型性能评估

R1模型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推理任务上,与OpenAI-o1-1217相媲美甚至超越。在知识密集型任务、推理密集型任务、长文本理解任务和开放式问答任务等多个维度都进行了评估。

关键观点2: R1模型训练流程

R1模型训练包括R1-Zero和R1两个阶段。R1-Zero阶段采用纯粹的强化学习训练模式,没有任何SFT数据;R1阶段则在DeepSeek-V3-Base模型的基础上,先利用少量高质量的冷启动数据进行微调,再进行强化学习训练。

关键观点3: GRPO算法与奖励系统

R1采用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GRPO)算法,辅以精心设计的奖励机制来指导模型的学习。奖励系统包括准确性奖励和格式奖励,以评估模型生成的响应是否正确并强制模型输出特定的格式。

关键观点4: 模型蒸馏

DeepSeek团队探索了将R1的推理能力蒸馏到更小模型中的可能性。经过R1蒸馏的小模型在推理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甚至超越了在这些小模型上直接进行强化学习的效果。

关键观点5: R1模型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R1模型在通用能力、语言混杂、提示词工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提升通用能力、解决语言混杂问题、优化提示词策略、将RL应用于软件工程任务、探索更有效的强化学习算法和奖励机制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