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双碳情报公众号对全球碳定价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报道,包括全球碳定价政策工具的发展态势、重点碳定价工具的发展态势、我国碳市场运行成效及态势分析,以及小结与建议等。报道指出,全球碳定价政策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碳定价政策有望成为遏制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碳定价发展态势
全球碳价稳步创新高,但远低于《巴黎协定》目标所需水平。欧盟碳价高于北美,高收入国家在全球碳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碳定价政策工具数量不断增加,但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占较小比例。
关键观点2: 重点碳定价工具发展态势
碳排放税、碳排放交易市场和碳信用机制是重点碳定价工具。各国因税制体系不同,对碳税的设置也各有不同。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市场,但行业覆盖率和地理覆盖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关键观点3: 我国碳市场运行成效及态势分析
我国碳定价机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全国碳市场影响持续扩大。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与强制碳市场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显著,市场运行成效逐步彰显。
关键观点4: 小结与建议
我国仍需继续完善碳市场建设,探索碳税实施可能性;积极探索碳定价机制保障措施;混合定价机制是未来碳减排的必然之路;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机制,提高碳价的关键在于改变当前的配额分配模式。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