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该法律共九章,包括总则、能源规划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案经过三次审议,适应了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完善了关于能源供应企业的保供义务的规定,并明确了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在跨省能源应急工作中的指导协调职责。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的确立,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通过
该法案是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共九章,包括总则、能源规划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关键观点2: 法案的三次审议和修订
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经过三次审议,最终确定了该法案的内容。草案二审稿中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三审稿完善了关于能源供应企业的保供义务和跨省的能源应急工作的指导协调职责的规定。
关键观点3: 法案的主要目标和意义
该法案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