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教育部正在开展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以及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进展。已有1771所高校申报合作项目1.3万项。文章还提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情况,展示了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效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在全国开展
教育部正在对接新一期的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以助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关键观点2: 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进展
目前已有2000余所高校与23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项目对接,立项4.5万个。第四期项目正在对接中,共有3387家企业提供合作项目11.5万项。
关键观点3: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合作
教育部部署征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帮助高校提升学生在此领域的就业能力。
关键观点4: 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实施
各地高校以“学科专业优化+定向人才培养”为主线,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情况。
关键观点5: 订单式培养的效果
通过构建“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协同育人模式,近500名毕业生入职中兴通讯。其他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情况也展示了订单式培养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