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索了三维原子探针在揭示矿物内部原子占位及其配位环境的潜力,提供了一种确定沸石中铝的位置信息及邻近关系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利用APT断层扫描重建样品中Al原子的3D分布和Al−Al最近邻分析的方法,通过脱硅和脱铝等方法判定沸石的Si/Al比。同时,文章详细描述了样品制备的流程和结果,包括基于聚焦离子束FIB制样、电子束和离子束沉积保护层、铣削样品、淋浴、沉积功能膜等步骤。研究结果展示了ZSM-5样品中铝的分布和聚集情况,并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对比母体和蒸汽处理的ZSM-5样品,发现蒸汽处理样品中的Al分布极不均匀,存在高Al浓度的区域,Si/Al比也有较大波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对针尖样品局部进行的三维重建结果和ST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Al聚集区域的分布特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三维原子探针用于揭示矿物内部原子占位及其配位环境。
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确定沸石中铝的位置信息及邻近关系,打破了以往缺乏合适的表征方法的困境。
关键观点2: 样品制备流程复杂精细。
包括基于聚焦离子束FIB制样、电子束和离子束沉积保护层、铣削样品、淋浴、沉积功能膜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对最终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观点3: ZSM-5样品中铝的分布和聚集情况被详细研究和量化分析。
通过对比母体和蒸汽处理的ZSM-5样品,发现蒸汽处理样品中的Al分布极不均匀,存在高Al浓度的区域,并且进行了Al−Al最近邻分析和聚类分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